top of page

母胎單身的真實原因:你不是沒人愛,只是從來沒認真開始愛

  • 作家相片: 睿騏英語 EET
    睿騏英語 EET
  • 2天前
  • 讀畢需時 6 分鐘

已更新:19小时前


 教育者的觀察和實話,給母胎單身人

 


 

 

你現在母胎單身,很大的可能不是因為你『條件』多不好。


而只是因為過去這麼多年,在你的生活模式中,你剛好把談戀愛這件事排在很後面,然後你也沒去執行它。


結果就是產生現在的你的情況。



這只是因果推出的邏輯。



有些人怎麼用以貶低自己的自信呢?

再說一次,

你若還是單身,大機率下,你只是還沒遇見適合你的人。



我把常見的母單類型整理成八種:

台灣人常見的單身理由



① 生活圈太小 × 性格內向 = 沒遇到異性的大環境問題



“Limited exposure limits opportunities.”

你的環境決定你的曝光量。


這是單身人最常見的組合:

🜚 *·. 內向、害羞

🜚 *·.  生活兩點一線(公司和家裡)

🜚 *·.  工作繁忙

🜚 *·. 沒有社交節奏

🜚 *·.  沒有興趣會遇到新的人

 

真的不是你不好,是你的人生動線沒有刻意經過異性圈。

 

沒有遇到對的人其實常常等於「沒有遇到什麼人」。

 

尤其很多較內向的單身者被拒絕幾次後,會形成回避模式,久了,心態就變成: 「算了,我自己過也沒什麼。」 接著覺得自己沒興趣認識別人,沒事就宅在家,導致真的更遇不到什麼人。


 

② 沒遇到心動對象 × 標準不是高


有些人說「沒遇到喜歡的人」時,原因很可能是自己:

🜚 *·.  情感啟動得慢

🜚 *·.  要有心理安全感才會動心

🜚 *·.  一點點不對勁都會停下

🜚 *·.  很難在短時間確認感覺

 

這不代表你有多挑剔,很可能只是因為你慢熱。

 


脆上網友也說得很真誠:

 

「人生中真的還沒很喜歡一個人過。」

「喜歡的人不喜歡我。」

「一直惦記一個人太耗心神。」

 

慢熱者的困難,很可能只是剛好沒遇到那個能帶動你的人。

 

 

 

③ 喜歡的都得不到 × 喜歡自己的都不喜歡

 

這類最常見的敘述是:

🜚 *·. 喜歡的人不喜歡我

🜚 *·. 被拒絕久了會自動死心

🜚 *·. 很怕或不知怎麼推進關係

🜚 *·.  感情詐騙太多,不敢相信別人

🜚 *·. 之前的創傷直接把心門關上

 

對這群人來說,愛是讓自己的生活涉入不確定的未知數。

 


所以單身太久的人會說:

 

「沒成功過,就會覺得自己不行。」

「真心付出換來冷淡反應,那還不如去吃喝玩樂。」

 

對於談感情的風險意識不得不變得太高。

 

 

④ 價值觀含蓄、或也有可能你不好相處、自己沒自覺(但不壞)

 

脆上有人留言:

 

「我覺得是不好相處,但(母胎單身者)他們通常沒自覺。」

 

這聽起來很殘酷,但其實很常見。

 

如果你是:

🜚 *·. 心裡面太防衛

🜚 *·. 情緒表達少

🜚 *·. 不敢表達喜歡

🜚 *·.  不敢主動

🜚 *·. 說話、溝通太直、太冷淡

 

對方會不知道如何靠近你。

而這也可能會讓別人覺得跟你互動和心力投入,太麻煩,也就想放棄了......

 

 


⑤ 經濟問題 × 現實壓力:沒有餘裕追感情

 

有人說:

 

「窮,一個人很舒服,多一個人很吃力。」

「詐騙那麼多,怎麼知道真假?」

 

這群人沒有不想戀愛,但卻被現階段的生活壓力影響,不得不排擠了情感需求。

 

 

⑥「不麻煩自己」派

 

網友說破真心話:

 

「其實沒那麼想找對象。」

「有點好奇,但又嫌麻煩。」

 

我必須說,這群人心裡最誠實。他們不是找不到對象。

平穩的生活跟不確定的感情,相比之下,他們覺得前者比較舒服。

 

 

 

⑦ 家庭因素 × 禁忌 × 心理包袱

 

例如有人說:

 

「家裡命理禁忌,直接篩掉八成。」

「小時候遇到的事,心裡有障礙到現在。」

 

這是外力+過往經驗的雙重影響,讓心裡有些結。

 

 

 

⑧ 遲遲不進場的核心理由:沒有自信(但有些人不想承認)

 

很多人其實是:

🜚 *·.  被拒絕多次,慢慢開始懷疑自己

🜚 *·. 感情沒成功過,漸漸覺得自己不配談感情

🜚 *·.  網路上很容易看到別人成功,便覺得自己差很多

 

這樣久了,開始逃避,則越怕失敗就越不嘗試,越不嘗試就越繼續母單。

 


 

母胎單身的背後原因,通常不是單一個原因。每個人的原因組合不太一樣

 

不論你是否願意試著趕快找到喜歡的對象,我想強烈建議你,多多練習和人互動,先對人打開社交節奏,就算交不成對象,也能為自己增加友情。這樣一來,即使還是沒遇到喜歡的對象,你決定要單身到老,也不會老後因沒朋友而感到生活空洞(更多詳情可見前篇文章 《單身者路徑圖》

 

你願意從現在開始改變現狀嗎? 現在就可以做的四件最低門檻的事:

 

① 練習微社交:不交朋友也要練曝光量

 

Exposure before emotion.

先增加曝光,感情才有機會。

 

練習讓自己出現在線上與線下的「可遇見位置」。

盡量提醒自己別這樣: 放假時完全不出門參加任何活動。 在手機社交媒體上,頂多也只發表個人意見,完全不『刻意』交朋友。

 

初期先讓自己練習每個月出現在會遇到新人的場所一到二次

(興趣社團、桌遊店、運動課程、朋友聚會都算)。



 

② 練習「可被看見」

 

比起追求外觀或外在條件變怎樣,你可以練習在遇到人的時候,使用這組「被看見」三小招 :

微笑 ➠  眼神對到 ➠  開口打招呼

熟悉後,你可以試著詢問對方的興趣和表達自己的興趣。

 

 


③ 允許自己喜歡人也不用馬上告白

允許自己慢慢來,別再一有感覺就進行無限的自我審查或太多壓力。

 

而且你越害怕喜歡,就越容易喜歡錯人。

感情的本質不是運氣,是肌肉記憶,你讓自己習慣就會簡單多了。

 

 

 

④ 設計自己的社交節奏

 

不急、不逼、不逃避。

但你需要一個可實作的生活節奏,例如:

˚◦⁺₊✧ 每月認識一個新朋友

˚◦⁺₊✧ 每週或雙週一次輕度社交(也可以在網路上)

˚◦⁺₊✧ 每季一次跨自己原有圈子的活動

 

讓社交回到可練習的事情,變成可養成的習慣。

 

 



 《母胎單身的真實原因:你不是沒人愛,只是從來沒認真開始愛|全文完》

 

 


 

不少母單者問題通常是:

        

不懂愛情、不懂溝通、不懂自己        沒有實際經驗,也沒有生活流程管理的概念,不知道如何突破現狀

 

如果你看到這裡,你其實也想改變,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


我會先了解你的情況,帶著你:

    釐清自己的戀愛觀、找到你的人際卡點、設計你的社交/感情節奏

       練習讓自己更容易被看見、建立可行的社交方式

 


你好:

 

我是具有大量人生歷練和紮根理論學習的 E人(外向者)教育者黃老師

人生過程中,我利用各項理論和實踐,有效改善了「人生模式運作組合」

 

我能就像你的朋友一樣,教你讓生活變得更具體、更貼近自己想要的理想,

如果你真的敢聽人說實話,並且真的想要做出改變,我會是你最好的啟蒙者

 

你若想,透過線上 PEC 生活設計師教練課只要二小時的對談,

我就能幫你具體規劃第一步。讓你變成更會遇見人、更會選擇的自己。




點選圖片可進入官網首頁

 



看更多分類文章:

留言


焦點分享
最新文章
加入EET 社群:
  • EET Facebook
  • EET Blog
  • X
  • 加入 Line 好友
  • 加入 Line 社群
  • Threads
bottom of page